2008年的时候,中国的电影导演还在讨论数码摄影机拍摄的质感是否能及得上胶片。到了2012年,这种讨论已随着百年老店,同时也是胶片业龙头老大的柯达公司申请破产戛然而止了。如今,就算有哪位导演心血来潮想用胶片拍摄一部电影,也得看他的制片人能不能在胶片厂早已停产的情况下,为他搜罗到足够拍摄的胶片。
2007年,中国引进第一部好莱坞3D电影《地心历险》上映时,全中国的3D银幕数只有82块,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。到2009年12月3D《阿凡达》上映时,全国3D银幕已达到600块。
而在《阿凡达》上映之后的1个月内,我国的3D银幕数从600块飞速增长到970块,短短一个月新增了300多块。而截至今年上半年,我国拥有的3D银幕数达到11854块,较去年增加了2754块,占数字银幕数的77.1%。全国3438家数字影院中,有3420家可进行3D放映,占全部数字影院的99.5%。在3D电影产出票房方面,2012年我国共上映3D电影36部,有17部票房收入过亿,占票房过亿电影总数的42.5%;36部3D电影产出的总票房达到70亿元人民币,占全年电影总票房的41%。
从无声到有声,从黑白到彩色,从胶片到数码时代,从82块到上万块,从默默无闻到占据票房的半壁江山……这些事件和数据的背后,起推动作用的都是科技的力量。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,科技一直都在改变着电影的世界、电影的版图,相信未来还将继续改变电影的面貌。而当下主导着这种改变的,是由詹姆斯·卡梅隆掀起的3D技术风潮。
华语电影界对这次3D技术风潮响应最积极的,是在业界素有“科学怪人”之称的徐克。
徐克在拍摄3D《龙门飞甲》之前,先培养、组建了一个3D特效团队,请来卡梅隆团队的技术指导授课,并花钱让这个团队拍摄一些注定不会上映的3D电影练手。而在拍摄第二部3D电影《狄仁杰之神都龙王》的过程中,他又尝试挑战卡梅隆都认为很有挑战的水下3D技术。徐克说:“我们不能让一个已经在别人的世界里建立起来、并且发展得这么成熟的技术,在我们的电影工业里完全陌生。这不公平。不是人家对我们不公平,而是我们对自己不公平。我们放弃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,就相当于放弃了一个机会。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个人去做这个事。”
然而,像徐克这样愿意花时间、精力和金钱研究3D技术的中国导演实在是少之又少。
或许是中国人天生感性的缘故,中国的电影导演拍电影更注重人文、情感方面的塑造和表达,而对数字、技术等“理工科”的东西不感兴趣。对于世界电影界各种流行的科学技术,中国导演通常不够敏感,显得后知后觉,甚至有些轻视。他们认为技术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就算偶尔“拿来”用一用,也是尝鲜的心态居多。更有甚者,只是把新技术当作吸引观众的噱头而已。真正能够潜下心来认真研究的凤毛麟角。而像詹姆斯·卡梅隆、乔治·卢卡斯那样潜心研究技术十几年、二十年的电影人,在中国更是难觅其踪。
尽管如此,这轮3D技术风潮依然给中国电影巨大的冲击,甚至改变了电影界的版图。
面对汹涌袭来的3D技术潮,中国电影界反应最迅速的是院线。他们看到3D影厅带来的金钱收益,于是在《阿凡达》上映的一个月之内火速采购安装了300多块3D银幕,此后又不断加码;其次是各种电影投机者,他们火速组织草台班子投拍了一批快餐电影,打着3D的名头吸引观众,其实只是粗糙的转制3D;而后才是一些大导演,他们经过谨慎观察,决定一试究竟,但并不是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,只是找来国外比较靠谱的3D技术团队负责拍摄;再然后,面对3D影厅遍地开花、3D票价两倍于2D的现实,几乎所有电影导演、制片方都被裹挟了进去。为了占领市场,赚到更多的钱,就算拍的不是3D电影,制片方最后也会把它转制成3D版本上映。此时,他们和早期投机者的区别只在于愿意出更多的钱、制作效果较好的3D转制电影罢了。
事实上,时下有不少电影人都认为3D技术只不过是一种时髦,流行一段时间就会过时。但徐克不这么认为。在他看来,3D技术就像当年的彩色电影技术一样,将建立一种新的审美标准。
“我觉得现在2D变3D,就像当年的黑白变彩色。一开始,大家觉得差别不是那么明显。但五年之后,观众就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,回过头去看,就会觉得差别很大。”徐克说,他自己经历过电影由黑白变彩色的过程,因此深有感触。“当时很多人认为彩色电影并非是发展的必然现象,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选择而已。可是观众看了这么多年彩色电影之后再看黑白电影,就会认为黑白电影是一种特殊状态。我觉得3D会是类似情况,在立体3D不断演变跟改良后,也许有一天你再看2D电影,会觉得2D确实很特别,3D才是正常的。”